(新中国70年)评论:超越“数字” 中国重构发展新标尺
北京9月25日电 题:超越“数字” 中国重构发展新标尺
记者 王恩博
站在历史的节点回望过去七十年,透过数字可看清中国发展的轨迹。
经受战乱频仍和百年殖民统治屈辱,“站起来”后的新中国雄心万丈,立志于一穷二白中奋起。数字是丈量雄心与现实间距离最直观的标尺。
资料图:勉县扶贫合作制衣厂。毛建军 摄数字升降间,中国经济“强起来”。2018年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达到90.03万亿元人民币,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按不变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174倍。同年,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.5%,是全球头号增长引擎,比1978年提高24.4个百分点。
数字升降间,中国民众“富起来”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,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末的97.5%下降至2018年的1.7%。中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灭绝对贫困,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,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%。
但这把标尺也曾有过误差。从“大跃进”时期“亩产万斤”的粮食高产“卫星”,到几年前部分地方出现数据掺水、统计造假现象,数字本应客观呈现的中国发展现实一度为冒进浮夸所扭曲。
处在新时代,面对新挑战,如今中国正在用新的发展观来刷新数字观。
仅看数字,无法完全反映中国人需求的变迁。解决温饱等生存之虞后,中国民众得以思考如何过更有品质的生活。他们开始关注有没有更好的教育、更稳定的工作、更满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、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、更舒适的居住条件、更优美的环境。
资料图:消费者在超市选购商品。记者 于海洋 摄从“将就”到“讲究”,折射出一种既包含物质,又超越物质的需求升级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,相比冰冷的数字,当代中国民众更愿意用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等难以简单量化,但更具温度的标准衡量经济社会发展。
仅看数字,更无法解释中国发展的复杂性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斐然,但在惊人的增长速度背后,不平衡、不协调、不可持续现象依然存在,贫富差距拉大、区域发展分化、生态环境受损等棘手问题仍待解决。
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,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基于这个判断,中国下一步发展目标和任务将更加着眼于做精做细“里子功夫”,提升发展含金量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,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,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,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。
从“高速发展”到“高质量发展”,淡化曾经的“速度情结”,放下一度的“数字执念”,70年间历经曲折、探索和成长,中国全社会对未来发展方向逐渐形成共识:更务实、更长远、更可感。
循着这一方向前进,数字仍是丈量发展进度不可或缺的标尺。无论是涉及经济增长、民生保障的“硬需求”,还是民主、法治、公平、正义、安全、环境等“软需求”,以科学合理、切实可行的量化目标作参照,有助于明晰发展坐标系,找准着力点。
循着这一方向前进,更要以超越数字的视角校准发展航向。从更加务实灵活的体制机制创新、始终稳妥有序推进的对外开放脚步,到越来越触及灵魂的各项改革,不同于过去七十年的奋力追赶,如今中国正致力于稳稳跑好一场高质量、可持续的发展马拉松。
进一步放宽视野还可以看到,数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功的全球化发展模式正面临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等挑战,中国看淡数字、看重质量,不拘一时、志在长远的发展观,不仅为世界各方带来机遇,也提供了关于发展道路的有益思考,为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确定性。
漫漫七十年,数字升降间,中国还上了一笔笔发展的历史欠账。站在更高起点,她向前迈出的每一步如何为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带来发展增量,值得期待。(完)